post-image

JCERI独家视频:鹿儿岛吐噶喇地震三周演义

视频文字稿:

6月21日(第1天)
初始震源锁定小宝岛近海——单日28次震颤,揭开这场‘地壳马拉松’的序幕。
首震坐标(29.88°N, 129.63°E),标志小宝岛-宝岛断层激活。

6月22日
震群向西跳跃并向南北扩散!宝岛周边单日破百次震动,能量释放速率飙升300%。

6月25日
十岛村地下战场形成:震源呈环状扩散,单日最强Mj5.1直击诹访之濑岛。
震源深度由30公里抬升至15公里,暗示应力向上释放。

6月27日
连续两日地震次数降至20次以内,似乎给人以将要平息的错觉。

7月1日
海底告急!震群突入恶石岛海域,深部断层撕裂引发海底浊流。地震次数重回3位数。
GNSS监测到恶石岛向东南位移2.3厘米

7月5日
预言恐慌夜:Mj5.6强震撼动全岛,59名居民在余震中紧急撤离。

7月6日
震度6弱!主震撕裂小宝岛地下岩层,震源深度骤浅至9公里。
标志性事件,震源浅层化预示能量释放进入新阶段。

7月7日
持续近一周的每日百震以上群震终于又降到了两位数。

7月10日
似乎再一次看到了平息的曙光,连续多日次数下降后,本日终于降到了22次。

7月11日
战场转移:震群兵分两路,夹击中之岛地垒。
出现双震源簇(北纬30.1°与29.7°),揭示次级断层联动。

7月12日
未终结的持久战。单日震次下降明显,但深部应力暗涌未歇……

鹿儿岛地底下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将偃旗息鼓,但来自地壳的应力博弈永不终结——下一章,是休止符,还是新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