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深夜6级地震,一场完美风暴式的悲剧
阿富汗当地时间8月31日23时47分,北京时间9月1日3时47分,阿富汗东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发生6级地震。
震中位于楠格哈尔省首府贾拉拉巴德东北方向27公里处,震源深度仅八公里。

楠格哈尔省上星期五至星期六(8月29日至30日)凌晨还遭遇洪灾,造成五人死亡,农作物和财产遭受破坏,熟料31日午夜又突遭地震袭击。

据当地最新消息,死亡人数已达812人,受伤人数超3000人。另据阿塔内政部发言人卡尼报道,地震灾区大量民房坍塌,250多人深夜徒手挖土救人。

(图3:地震中受伤的人在医院接受治疗)
此次地震背后的力量与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青藏高原形成的力量相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阿富汗地处这两个板块碰撞的地震断层线上,是亚洲地震多发国之一。

(图4:担架和救护车准备接受地震灾民)
阿富汗是内陆国家,本次地震并未引发海啸,这种级别的地震在日本通常死亡人数只有个位数,但这次在阿富汗却成为3年来最严重的地震,死伤人数已达4位数。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如下:
1. 人员处于最无防备的状态
深夜时分,绝大多数人正处于深度睡眠中。这意味着当地面开始剧烈晃动时,人们无法像白天那样迅速感知危险并立即做出反应。从被惊醒到意识到是地震,再到采取行动,这个反应时间被大大延长,错过了最宝贵的几秒逃生窗口。
2. 人员位置高度集中且脆弱
夜间,家庭成员通常都集中在住宅内休息,而不是像白天那样分散在学校、办公室、田间等地。一旦脆弱的房屋发生坍塌,造成的往往是整个家庭被掩埋的毁灭性后果,而不是个别人员的伤亡。
人们处于平躺的姿势,头部和身体完全暴露。屋顶和墙壁坍塌时,睡眠中的人被重物直接击中的概率和伤害程度远高于处于站立或坐姿的人。
3. 逃生和自救难度极大
黑暗中无法视物。地震不仅会造成房屋倒塌,通常还会立即导致电力中断。在完全漆黑的环境下,即使幸存者没有重伤,也很难辨别方向、避开障碍物、找到出口逃生。
4. 延误了外部救援的响应速度
夜间也极大地增加了初期救援工作的难度。救援队伍和当地居民在缺乏照明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定位废墟下的幸存者,重型机械也难以迅速操作。救援“黄金72小时”中的前几个小时因此被严重拖延。
总结:一场“完美风暴”式的悲剧
阿富汗昨夜这场灾难是由一系列最不利因素的“完美风暴”式叠加造成的——
自然因素:一次中等强度但震源很浅的地震,发生在地质条件不稳定、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的山区。
人为脆弱性:长期战争和贫困导致当地建筑质量极差(土坯房、砖石房),完全无法承受哪怕是一次中等强度的震动。
时间因素:地震发生在深夜,人员处于毫无防备、高度集中、难以逃生的最脆弱状态。
这场地震也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对地震掉以轻心,否则一旦遇到地震就可能造成终生遗憾。